close

20230611桐花公園駐站,解說外來入侵種

今日駐站主題是:外來入侵種。是指被人類引進,進而立足、入侵、排擠原生物種、強勢佔領地區環境的物種。但是,外來種不一定會成為入侵種,外來種也不是全都不好,例如,我們吃的稻米、芒果、吳郭魚等,都是外來種。

美雪首先解說,何謂外來種。是指原來在當地沒有自然分布,經由人為有意或無意引進的。在台灣常見的物種包括:美國螫蝦、紅火蟻、荔枝椿象、福壽螺、非洲大蝸牛以及吳郭魚等。

佳穎問登山客,什麼魚上過太空?答案是吳郭魚。日本人叫它「帝士魚」,二戰以後,帝士魚被吳、郭二人從新加坡帶回台灣,所以叫它吳郭魚。

吳郭魚,一開始放養在高雄澄清湖,後來也放養在水稻田。後來再改良養殖稱台灣鯛,是尼羅吳郭魚、歐利亞吳郭魚的雜交物種。由於品質好,大量銷往外國,並且成為太空人的食品之一。

佳穎接著介紹外來的白尾八哥、家八家、及本土的台灣冠八哥。家八哥、白尾八哥,嘴巴黃色。若在戶外,看到八哥在跑,八成以上都是白尾八哥,最喜歡吃蚯蚓、蝸牛、小昆蟲,它也會去啄麻雀。

台灣冠八哥,2008年列為二級保育類,鳥喙白色,是最大的不同。由於外來的白尾八家、家八哥大量繁殖,入侵佔領台灣冠八哥的棲息地,破壞生態環境平衡,如何扭轉此情勢,仍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再來,國疆介紹美國螫蝦,它不僅吃水生植物和小魚小蝦,螯蝦又喜歡鑽洞,常會洞穿田埂、生態池,破壞能力十分強大。秋香也說,菜園的水生植物,如睡蓮、水雍菜,也都被它吃掉,讓人很頭痛。

接著,翠虹分享橙帶藍尺蛾,幼蟲吃食能力驚人,可以在短短數天內,就把一層樓高的羅漢松葉子吃光光,因此成為庭園造景的頭號殺手。因為蟲體有毒,小鳥不敢吃,天敵少,繁殖越來越多,破壞生態系。

如碧則分享蕉弄蝶,這是本島體型最大的弄蝶。她說,雖然蕉農不喜歡它,但是,一隻寄生蜂來了,蕉弄蝶所產下的卵,可能就全部報銷了,可以達到制衡的效果。

至於,埃及聖䴉,是40多年前首次被業者引進台灣,後因意外逃逸野外,它和本土鷺科鳥類的棲地、食性重疊,排擠本土原生鷺科鳥類的生存資源。由於政府2018年積極進行移除,目前數量暫時獲得控制。

夥伴輪流解說之後,開始進行環境清潔維護,因為下雨的關係,登山客少,垃圾也不多,巡視撿拾後,順利完成今天的任務。

上傳1.jpg

上傳2.jpg

上傳3.jpg

上傳4.jpg

上傳5 (2).jpg

上傳6 (2).jpg

上傳7.jpg

清潔1.jpg

清潔2.jpg

清潔3.jpg

清潔4.jpg

清潔5.jpg

清潔6.jpg

清潔7.jpg

清潔8.jpg

清潔9.jpg

清潔10.jpg

清潔11.jpg

清潔1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土城景保第五組 的頭像
    土城景保第五組

    土城景保第五組的部落格

    土城景保第五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