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日雖下雨,夥伴們熱情不減,一群人到達桐花公園,立即將解說的圖片掛在涼亭四周,展開今日的駐站活動。

 

本月解說主題是民生及民俗植物,這個題目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大家紛紛使出渾身解數熱情分享。

 

1:月桃、野薑花

 

利用月桃的葉子包粽子,味道很特別,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採摘葉子,要注意不要太嫩的、也不要太老的,適中即可。但是,千萬不要拿烏來月桃的葉子,因為,葉子容易破,米會漏出來。也有人,拔野薑花的葉子包粽,又是另一種風味。

 

2:假酸漿、血桐

 

接著有夥伴分享,原住民會以假酸漿的葉子包小米、豬肉,外層包月桃的葉子,再用繩子綁緊煮熟。吃的時候,月桃葉子不吃,只吃假酸漿及內餡。書上說,假酸漿的葉子可以幫助消化。

 

另外,也有人會以地瓜葉,包芋泥、豬肉、洋蔥,外層包血桐的葉子,再用芒草綁緊煮熟。吃的時候,拿掉血桐葉、芒草,只吃地瓜葉及內餡。據說,芒草的味道很清香。

 

3:蓪草(別名:通脫木)

 

1900年代,歐洲流行一種白色的人工紙花,大家一開始,以為是米做的,所以叫米紙(rice paper),後來才知道是一種植物的髓心製成的,這種植物,即是蓪草。由於,白色髓心必須用棍子敲打取出,因此,又叫「通脫木」。蓪草,曾經是台灣的經濟作物,大量外銷歐美,賺取外匯。

 

我們小時候,美勞課的材料,一根一根,染成五顏六色,那就是蓪草的髓心。

 

4:節氣與植物

 

有一位夥伴,分享節氣與植物的關係,引起熱烈討論。「雨水甘蔗節節長,春分橄欖兩頭黃,穀雨青梅梅中香,小滿枇杷已發黃,夏至楊梅紅似火,大暑蓮蓬水中揚,秋分菱角舞刀槍,霜降上山採黃柿,小雪龍眼荔枝配成雙」。

 

她說,甘蔗,除了可以製糖,甘蔗葉也可以餵牛,而且還可以拿來燒,產生的煙霧可以驅蚊,真是全身都是寶。

 

橄欖,有錫蘭橄欖、中國橄欖,如何區分呢?只要看果核即可,錫蘭橄欖果核兩頭圓鈍,中國橄欖兩頭尖。橄欖,富含鈣質及維生素C,清肺利喉,生津止渴。

 

「小雪龍眼荔枝配成雙」,這一句話,特別引起討論,因為,小雪是農曆10月下旬,龍眼、荔枝要如何配成雙啊?

 

5:刺竹

小時候,住在鄉下,住家四周常以刺竹當圍籬,除了防風、當做界線,刺竹多刺,也可以防盜。

 

6:竹筍、醬筍、筍干

有夥伴分享,小時候割竹筍的經驗,割竹筍時,千萬不要砍到旁邊的小芽,不然,它就不會再生竹筍了。接著分享如何保存竹筍,第一種方法是,切絲、泡水,再分裝冷藏。第二種方法是,利用醬料或鹽巴醃製,可以長時間保存。

 

7:茭白筍

我們吃的茭白筍,其實是一種病態莖。當被「菰黑穗菌」入侵,嫩莖受到刺激後,會不斷增生細胞,就變成可食用的茭白筍。切開後,內部一點一點黑黑的,即是「菰黑穗菌」的孢子,數量少,不影響風味。但若是孢子數量過多,就不要吃了。

 

大家分享一輪之後,進行環境清潔維護,由於連日下雨,爬山的遊客不多,垃圾也跟著減少,減輕不少重量。

 

回程時,慢慢欣賞植物。在涼亭前面,除了「一枝香」開花,並長滿小花寬葉馬偕花,她的生命力之強大,不輸小花蔓澤蘭,書上說,葉可食,在肯亞和烏干達是一種相當普遍的野菜,只是,不知道吃起來味道如何?

 

「小花寬葉馬偕花」,不可簡稱「寬葉馬偕花」,因為,「寬葉馬偕花」是赤道櫻草,又叫活力菜,二者開花之時,即可明顯分辨。

 

綿綿細雨,持續下不停,一朵一朵小花,冒雨盛開,堪稱,今日她最美。

 

月桃.jpg

野薑花.jpg

假酸漿.jpg

血桐.jpg

通脫木1.jpg

通脫木2.jpg

甘蔗.jpg

楊梅1.jpg

楊梅2.jpg

龍眼.jpg

竹刺.jpg

茭白筍1.jpg

茭白筍2.jpg

老師.jpg

佳穎.jpg

佳2.jpg

夫妻.jpg

純.jpg

國.jpg

聆聽.jpg

香.jpg

美雪.jpg

清1.jpg

清2.jpg

清3.jpg

清4.jpg

清5.jpg

清6.jpg

一枝香.jpg

小花1.jpg

小花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土城景保第五組 的頭像
    土城景保第五組

    土城景保第五組的部落格

    土城景保第五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